四川威遠縣果林養(yǎng)野豬年入50萬
果樹林里養(yǎng)野豬,豬肉通過農家樂銷售,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。6月底,記者在威遠縣龍會鎮(zhèn)水庫村何秀蕓的農家樂,看到了她津津樂道的 “種養(yǎng)銷一體模式”。
何秀蕓最初包了十多畝果林,打算發(fā)展種植業(yè)。后來她琢磨著雖然只有10多畝地,連同坡坎實際足有幾十畝,加上周圍的一些荒坡,養(yǎng)點野豬應該足夠了。2008年,何秀蕓買來40多頭野豬放在果樹下面喂養(yǎng)起來。
“野豬不會把果樹拱壞嗎?”面對記者的疑問,何秀蕓說不會,野豬雖然喜歡拱,可它們拱得并不深。“野豬不僅沒傷及果樹,反而還給果樹松了土、除了草,糞便直接施入果樹。”
何秀蕓說,養(yǎng)野豬除了早晚喂一些玉米(2355,3.00,0.13%)等五谷雜糧外,就連產小豬仔都不用管,一個人喂幾十百把頭沒問題。
一頭野豬一年需要400多斤糧食,大約500多元成本,可長到180到200斤。平均賣價52元/公斤,一頭野豬就可以收入4000多元,除去600元成本,也還能賺3000多。何秀蕓一年出欄上百頭野豬,就是30多萬元的收入,10畝水果收入還有3萬多元,“我租這10多畝地一年就掙了30多萬。”算起收入賬,何秀蕓興奮不已。
可是,一年三二十頭野豬好賣,如果數量多了,加上賣價高,銷路就成了問題。不過這并沒難住何秀蕓,她自己開了一家農家樂,并在內江市區(qū)開了一家主打野豬肉的餐館。何秀蕓說,她要讓客人在品嘗野豬肉后,都來買野豬肉。
何秀蕓的營銷方式取得了成效。一位叫朱蘭富的客人在餐館吃了野豬肉后,當場就訂下了30斤野豬肉,叫何秀蕓第二天給送去。而更多的消費者則選擇,幾個朋友一起買一頭野豬,分割宰殺。
近兩年,何秀蕓的野豬從來沒有愁賣過。與此同時,農家樂和餐館每年還給她帶來10來萬元收入,一年收入達到了50萬元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