驚飛孵蛋野雞 村民用體溫焐出雞崽
“不小心搗了它的窩,總不能讓這些山雞蛋白白‘閃’(凍)死吧。 ”昨日8時許,旅順東雞冠山西北腳下,剛出生不到一天的7只小山雞嘰嘰喳喳。在一旁干活的村民吳師傅心口掛著個塑料袋,“正孵著呢”,吳師傅眉開眼笑,說這些小家伙是他和另一村民“孵”出來的。
誤搗山雞窩,雞媽媽棄蛋逃命
旅順口區(qū)龍頭街道王家村的幾十位村民,被村里分配到東雞冠山西北腳下開墾土地,種植紅橡樹。前日10時許,正當施工時,在一棵樹下“惹了亂子”。
“樹根深,一下子挖不動,‘大抓’(挖掘機)再使勁,就聽有東西咕咕叫。”意外的叫聲吸引了村民們,突然一只土灰色的東西撲棱著翅膀一躍而起,“是山雞”,細心的村民大聲喊。
一邊撲棱著翅膀,一邊拼了命護著身下。漸漸向樹下聚攏的村民發(fā)現(xiàn),樹下竟有一個鋪了不少蛋的山雞窩,情急下飛出的是只母山雞??赡苁且娙巳簼u漸聚集,又被正在收回的挖掘機嚇壞,母山雞堅持守護了一陣雞窩后,不舍地飛走了。“掙扎時撲棱掉了好些雞毛。”在現(xiàn)場的黃師傅說母山雞護子心切,可能誤以為村民們要傷害它,才不得已離開了。
老漢當起“雞媽媽”孵出3只雞
雞媽媽跑了,留下一窩山雞蛋,村民們一數(shù),14枚,怎么處理? 69歲的村民吳師傅率先“出招”,找到一個塑料袋,裝上4枚山雞蛋,把袋子掛在心口位置,讓身體的熱度溫暖雞蛋。“農(nóng)村家里孵家雞蛋有時候也靠人,老母雞下了蛋不愛管,就有靠人手心的溫度把蛋焐熱孵化的。 ”吳師傅說他并不是毫無根據(jù)。
據(jù)吳師傅稱,當天他從10點鐘開始,一邊“孵蛋”一邊干活,到了下午4點鐘下工前不久,就聽到心口傳來嘰嘰喳喳聲。“一個出來了,接二連三。 ”4枚蛋中的3枚孵出了小山雞,“剩下那個本來就有點被搗碎了,沒孵出來。 ”吳師傅稍有遺憾。
村民們?yōu)樾∩诫u“規(guī)劃”未來
與此同時,另外9枚完整的山雞蛋被村民王大姐帶回家中,放在炕上蓋上厚厚的被子。“這在農(nóng)村也是常用的人工孵蛋法。 ”王大姐說從她10點鐘帶回家到晚上5點鐘,孵出了兩只小山雞,“半夜3點又出來仨,第二天早上又出來倆。”王大姐說次日一大早她帶回7只小雞,高興得其他村民紛紛圍觀,用螞蟻、土鱉子和蟲子喂食。“剩下的倆(沒孵出)蛋}又給他了。”昨日,記者看到吳師傅又當起“雞媽媽”,在心口“孵蛋”。吳師傅樂此不疲,他說自己前天孵出的3只小山雞,已經(jīng)在昨天8點多鐘被返回尋子的山雞媽媽帶走,“等這兩只孵出來,母山雞再回來也讓它帶走,實在不行就養(yǎng)大點放生。 ”吳師傅嘿嘿笑著,“雞媽媽”已經(jīng)為小山雞們“規(guī)劃好了未來”。